今天,在教孩子们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讲和练
一般过去时,孩子们在口头复述故事的时候很少出现
一般过去时的错误,一张口就是正确的动词过去式。比如,Dad
threw the rope over the stream. 一点都不含糊,就是threw.
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也没有含糊。比如:What did Dad do to the rope.他可以不思索地写出: Dad threw
the rope over the stream.
但是,如果我把这个句子单独拿出来,给出动词的原形,要求孩子们填写它的过去式时,发现有些孩子们反而写不出来。比如Dad ________
(throw) the rope over the stream. 孩子就不知道throw -
threw. 而且这几项我是放在一起检查的,孩子都愣没联想过来。
这很说明孩子们的认知行为。他们对语法是没有概念的,整句进,整句出,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而我们把它拆开来让孩子们按照语法组装,他们反而不能理解。如果这句话我先采取讲threw是throw的动词过去式,而这个句子需要使用
一般过去时,所以throw要变成threw的话,估计会让孩子们越学越糊涂。
就像我昨天的博文《把英语放在手术台上解剖》一样,有英文语感的人,如果我们让他套语法说句子,反而让他们无所适从。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师完全不能讲语法。我现在就给儿子讲语法,但前提是他的英文已经有了很多的积累,不管我讲什么,首先他对句子的意思理解上没有障碍,同时他知道很多类似的句子,那么只要我稍微点拨一下,他就明白了。所以语法要看如何讲,什么时候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