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教授: 我想主要有三点:一是宁用小字不用大字,少用外来语,如源自拉丁语、法语的单词,尽可能用英语的固有词汇,用general一点的词。譬如在通常情况下,最好用leave而不用depart,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飞机12点起飞Theflightdepartsatl2.就很贴切。适当使用一些形容词、副词作修饰语很重要,否则文章容易显得枯燥,但是如果堆砌辞藻,使用一些空洞、不能真正说明问题的修饰语,那只能让人感觉不着边际,还不如用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具象的词汇来描写,这样反而更真实、更亲切,更能打动人。二是不要过分拘泥于书面体与口语体的区别,中学生基本上还处于习作阶段,客观上也还难以把握各种文体之间的界限;而且由于中学生的词汇和阅读量都还有限,如果过分强调这一点,往往会使自己缚手缚脚,影响表达的流畅。句子结构上,最好以简单句为主,少用长句和各类从句。如比赛要求的散文体尤其不要追求书面化,要写得抒情、亲切,让读者感觉文章像讲话一样娓娓道来。最后,切记文章一定要简洁。鲁迅先生说过"多一个字都不要",日常谈话难免会有重复,落到笔头上就要简练,文章写完之后一定要再回头检查一遍,把不必要的赘词精简掉。
陈琳教授: 有两个有效又可行的方法:一是模仿。阅读一篇难度适合自已水平的短文,熟读之后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意思写出来,不能照抄,也不要背,之后再将其与原文对照,一些词的用法和一些好的表述便自然可以学为己用。另外还有一个在没有老师指导和修改的情况下自己练习写作的方法就是每隔两个礼拜或一个月写一篇小文章,写完后将文章收好,隔一段时间,比如半年之后重新审读自己的旧作,自己改自己的文章,由于在这段时间里自己的英文水平已有所提高,就可以从中找出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心中更加有数。
陈琳教授: 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在人们日常的语言活动中,听的部分占45%,说为30%,读占16%,写只有9%。写作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语言水平的部分。这四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听与读是语言输入input的过程,说与写则是输出output的过程,只有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良好的语言输出。而读与写的关系则尤为密切,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下笔有神。
陈琳教授: 作文最怕言之无味,谈一些宽泛而空洞的话题是最要不得的,中学生自身的阅历有限,因此我更希望同学们能写写自己的"小世界",写日常所接触到的、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也才能真正以情动人。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