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外交学院非英语专业的一名在读生,于1999年6月参加了全国英语普通四级考试,成绩是97分,当时也是全国前几名吧。再考虑到我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应该讲是最有效率了。现在谈一下我当时的一些准备经历以及对中国诸如四六级这种考试的认识与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先说一下当时的整个过程吧?
我当时可以讲是给自己限制死了时间。就是一个星期的准备。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学校很重视外语的学习,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接受到了包括两名外教在内的比较系统而专业的培训,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水平很自信;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当时也是事情太多,脱不开身。
我是从做一套往年的真题开始接触四级的。这样的开始最直接,做完第一套题就大体给出了四级考试总体的难度范围以及自己水平与四级考试的适应程度。当时的感觉是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但是阅读理解题的答案倒是挺耐人寻味的,不过试题总的来讲在我的水平控制范围之内。
接下来便是制定计划复习。白天得上课,没有时间,便自然都压倒了晚上。依然是以做题为主,我采用了四级考试委员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的一本《四级考试历年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书中一共10套题,每晚6:00到10:30做两套题加总结分析,这一段时间可谓是黄金时间,我是绝对地集中精力,做题时模拟考试场景,给自己规定时间,做完题后结合书后的答案详解,仔细分析错题的原因。
分析试题是当时的重点,我当时给每一套做过的题都做了一些数字统计,包括语法单词选择题每套考几道纯语法题,几道单词辨析题,包括阅读理解题每套考几道综合分析推理,几道回归原文找答案等。这样就相当于把一套考试题做了一次清楚而较彻底的解剖,几套题做下来,四级考试题考察的知识类型、范围就基本上脉络清晰了。
当然不能为统计分析而分析,最重点的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动脑筋,对题目反复思考,体会出题人的思路,找出题目的规律。这是最核心的部分。我当然思考的重点是阅读理解部分,因为这一块分值大(40分),由于思路不对而非水平不够失掉分的可能性也大。
我当时可以讲是对所有的分析推理题,也就是所谓"隐含意"的题都进行了彻底的思考,一次次地把自己的思路往答案需要的方向,也就是出题人的思路上靠,最后终于是做到了一看到题,就会有到位的反应。
由晚上11:00至12:30左右则是复习四级单词时间。四级题目中为一些四级范围单词量身定做的题目不少,因此这一部分必须准备,用的书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大,书店里巨多,我也就不必指出一本了。就这样,我有条不紊把按部就班地复习了七天,就上考场了。我的经历中并未提及听力与作文部分,因为这两部分客观地讲是你实力就根本的表现,不是做题找规律能提高多少的,不过当然在规定时间内多做几篇文(可以参考一下TOEF作文),抽空多听听英语题也有一定作用。
以上的经历归结为一条经验,把题做熟了,把题思考透了,你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
一个星期的经历,使我对中国的这种英语水平测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高考到四级,无非是一条路线,即考你合面扎实的语法基础,说实话,特别是后者,与你的英文水平联系不是特别大,当然,你没有一定的英文基础也是不行的,但是有了基础后就得去找这些不属于语言学而属于"题目学"的规律了。
因此我在这儿劝那些真正有志于"学"的同学们,别把这考试太当回事,平时该怎么学就怎么学,注意水平的积累,不要整天按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