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兔英语

范存智


  北大附中高级教师,从教三十年,一直坚持和谐教学法,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十年来致力于高考研究,多有著述见诸报刊。曾参与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北京市高中英语课本的编造工作。目前担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英语角顾问、中国教育报《招生、考试、就业》周刊专家顾问组成员、光明日报《考试》月刊编委、《课堂内外》顾问等职。


  【迁移知识,精选习题】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背记单词,而且以为这样就能保证基础知识能学好。可一当面对英语知识运用题:单选和完型,虽然明白单个词语的基本意思,要在几个选项间作出选择却拿不准。这就关系到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


  首先,《考试说明》中给出的高考的词汇范围,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基本的词语、短语,应被作为学习掌握的第一对象,这也是为做好单选和完型考题奠定基础。尤其是临近高考之时,更要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切忌掉以轻心,应少做难、怪、偏题。但是,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把握决不等于死记硬背,依据现在英语知识的考查特点,是要能做到灵活迁移,举一反三。因而,在记忆重点单词的基本意义时,还要掌握与此相关联的其他几种意义,以及和近义词、反义词的比较,词语之间组合搭配的各种变化等等。以2003年高考英语第23题为例:


  23.Allen had to call a taxi because the box was to carry all the way home.


  A. much too heavy B.too much heavy C.heavy too much D.too heavy much


  这四个选项都由"much"、"too"、"heavy"三个单词组成,只是排列的前后位置不一样。


  如果只知道这三个词分别的简单意思,就无法把四个选项区别开;而区别的关键是要弄明白:"much too"的组合,后面只能搭配形容词或副词,而"too much"的组合,后面只能接名词。所以答案只能选A。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句子中也会有意思的变化,如""在关于搬运货物的句子中表示"重",而在描述下雨天的一句话里则表示"大"。这也反映了中英文表达的差异,发现并及时总结类似的差异,同样有助于把握知识迁移的变化。


  另外,知识的灵活迁移从词语、短语还发展到句式的变化上。例如在辨析一些形式特别的句子时,我们采取还原法或简化法可以发现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将疑问句变为陈述句,被动句变为主动句,省略句还原成完整结构,复杂的多个分句改为较简单的句型等。例如这样一道选择题:


  "Mike, it must have been raining last night,for the ground was completely wet this morning ,_____it?"


  A.mustn't B. wasn't C. haven't D. didn'


  正确答案是B,因为本句可以简化为:It was raining last night,wasn't it?


  在掌握基础知识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些内容,而采取题海战术,在高三同学中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针对单项填空做大量的习题。然而通过题海战未必能明显提高成绩。


  目前书店里可供同学们选用的习题集非常之多,但也良莠不齐。最好在教师的指导下精选两三种习题集,认真练习即可。因为多选无益,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水平相当的习题更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大部份习题集是单一的试卷形式,而非侧重语言运用实践,所以把反复的测试作为主要的复习提高手段,无疑是策略上的失误。要加强英语知识的应用和应试能力,必须结合自身水平和考试要求进行训练和总结:如果有较长的复习期,可以全面推进英语运用实践,包括综合听、说、读、写的全过程;如时间较短,不妨多安排些时间来看看以前积累的错题本,分析总结,有的放矢地复习,以查漏补缺。


  【动词多变化,练习加观察】


  "动词是英语的眼睛",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动词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决定了动词是历年来高考英语,尤其是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重点难点。在2003年单项填空试题中有8个小题为动词考查点,而其中5个小题得分率都低于50%。


  动词非常活跃,又是句子的主要成分,通常动词一变整个句子也就变了。复习的重点即辨析动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以谓语动词八种时态的综合运用,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状语、补语的变化,情态动词的理解,动词的虚拟语气等为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时态是现在完成时态。它与过去进行时态、一般过去时态、现在进行时态、一般现在时态、一般将来时态的紧密相连,对它的全面理解有助于其他时态的灵活运用。例如近年高考中的两道题:


  1、---You have left the light on.


  ---Oh, so I have. _____ and turn it off.


  A. I'll go * B. I've gone C. I go D. I'm going


  2、I _____ pingpong quite well, but I haven't had time to play since the new year.


  A. will play B. have played C. played D. play*


  另一个代表是非谓语动词,主要应掌握它们在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时,与主语、宾语及其他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例如近年高考中的三道题:


  1、The managers discussed the plan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 ______the next year.


  A. carry out B. carrying out C. carried out* D. to carry out


  2、____such heavy pollution already, it may now be too late to clean up the river.


  A. Having suffered* B. Suffering C. To suffer D. Suffered


  3、Having a trip abroad is certainly good for the old couple, but it remain ____ whether they will enjoy it.


  A. to see B. to be seen* C. seeing D. seen


  怎样的复习方式能有效把握变化多端的动词呢?简单地讲,就是练习加观察。其一,做专项练习,比如把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放在一起集中练习,一边练习一边小结出这一块的变化规律和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其二,在阅读时,包括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文章和材料,留心观察动词在其中出现的各种形态变化,并把有常见的变化较多的词语和所在的句子记录下来,以便复习。相对于单项填空里相对"静止"的动词来说,阅读文里的动词相对"活动",因为,它可能在一篇文章里多次出现,或因每部分语言环境不同而变化出现,这样就方便进行对比观察,加深印象,找到规律。


  【题目设置语境化,语篇理解是重点】


  更多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是近年高考命题发生的明显变化和新的倾向。以往的基础知识考题,忽略语言的交际功能,孤立单纯地考查语法知识;现在的题目设置趋势则是完全语境化,恢复了语言的本来面目和它的主要功能:交际。相应地,就要求学生能从交际语境中来去解决语法问题,选择最佳答案。


  所以,单纯地钻研语法,死抠语法的细枝末节,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会误入了歧途。高考重点考的是"用",必须明确这一方向。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要稳步提高,必须靠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多种方式。


  再具体看现在的高考单项选择题,其内容愈来愈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很像是一句句浓缩的阅读文字,而不是单独突出一个词语;更不用说题目本身就是一问一答的情景对话形式了。因此做基础知识题时,也要学会从语句中发现内容提示或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在复习中,则需留意交际英语、情景英语的表达方式,提高语境判断的能力,有意识地积累常见的英语表达、习惯用法、固定搭配,如动词短语等;与此同时,坚持阅读和朗读,训练在各种语境中找准语感。例如2003年高考第24题:


  24.---Sorry, Joe. I didn't mean to...


  ---Don't call me "Joe". I'm Mr. Parker to you, and _____ you forget it!


  A. do B. didn't C. did D. don't


  该题考查在表示强调的祈使语境中恰当地选用助动词。首先根据对话的背景,该用现在时态,加上疑问结构的否定式用在肯定的句子中常用于表达强调的语气,读降调。所以D选项为正确答案。


  完型填空是英语高考难度较大的考查项目,它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词、句),又考查学生融会运用和理解思维能力。因而,可以把完型看作是单选和阅读的一种新融合,只是形式上是从文章里挖出了20个空,它的重点一样是语篇理解。在认识清楚后,做题就切忌急于求成,断章取义,而务必要把握住全篇的大意,仔细从前后语句中寻找线索,排除限制在一个单句中造成的意思干扰。最终使所选答案既与句子结构搭配,又与上下文连贯,和全篇的意思一致。近几年高考完型填空题的干扰因素越来越多,注重提高对短文主旨的领会能力,加强逻辑思维的整体性、严密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关键字:高考英语
生词表:


文章标签: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