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日益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人们提起它,已远不是单指一门语言。其背后所衍生出的种种社会问题,早已超脱了语言学习本身。面对英语,有人热烈追捧,有人冷眼旁观,有人忧心忡忡。英语正处在一个既热亦冷的尴尬境地---
■新闻链接
今年在上海举行的某
翻译资格考试中,一位考生将"富贵不能淫"翻译成英文后的答案是"富贵但不能性感",这让众多评委啼笑皆非。看到这样的翻译,真不知道孟子他老人家会不会气得站起来。而参加考试的都是所谓的"英语精英"。这样的尴尬在中国
英语学习者中并不鲜见。一边是席卷全社会的
英语学习浪潮,一边是实际应用中层出不穷的笑话。对于一部分
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了好几年英语,却连熟练地和外国人打招呼都是个问题。---据《环球时报》
在2006年高考前夕,新浪网公布的专业报考热度排行榜上,英语位列专业排行总榜第一名。而在它之后,不乏计算机、国际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等近年热门学科。这一幕并非特例。在近些年各类热门专业排行榜上,
英语专业的最差成绩也要排在前10名之内。
1.为什么在选择专业上,会有这么多人青睐英语
面对我们的疑问,北京的张先生侃侃而谈:他女儿的英语成绩从小就很出色,但是最感兴趣的却是中国历史,因此,父女俩在填报志愿时产生了争执。不过最后,还是张先生力排众议,坚持选择了
英语专业。
"报
英语专业,将来就算找不到工作,开个幼儿园都是双语的!"张先生的话代表了不少家长的心声,"怎么说这也算是一技之长,不比学别的用不上的知识好?"
而今年为儿子报了武汉大学外语系的李女士说:"现在英语不过关找工作才费劲呢!干脆就给他报上这个专业,省得担心英语学不明白,再说出国的机会也更多一些。"
一位来自中南大
学英语系的同学的说法,基本代表了绝大多数
英语学习者的态度:"现在全世界都在说英语,要是想生存下去,不学能行吗?"
是的,不学不行。
现在全世界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每天有超过世界人口1/3的人用英语交谈,75%%的电视节目由英语组成,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达,几乎100%%的软件源代码用英文写成。
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称:10年之内,将有20亿人加入
英语学习大军,届时,全球将有大约一半的人也就是约30亿人能说英语。
这是个英语的时代。2.全民学英语的浪潮
有专家称: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多数的英语使用者。
在中国的书店里,常可见一些还未上小学的儿童,在家长带领下翻阅英语读物;而在教辅资料专区,背着书包学生模样的读者占了绝大多数;在商务英语区,更不乏衣着正式的上班族的身影。即使在街头的报刊亭随便翻翻,也能够见到诸如《英语沙龙》《疯狂英语》之类的英语杂志。
英语悄无声息地挤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户外随处可见英语辅导班的广告,电视中也不乏
英语学习产品的展示。他们都在瞄准中国广大的
英语学习者,这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产业。
现在,中国最广大的
英语学习者来自学校。目前中国有在校大学生1400万,几乎每个人都要通过
英语四级考试才能毕业。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考试群体。
据《楚天金报》报道,2006年上半年,湖北省大
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共有42.5万人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湖北省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也不过21万而已,这样算下来,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湖北在校大学生参加了这次考试。
这样的考试一年当中要举行两次。
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都极大地促进了国人
学习英语的热情。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亿的
英语学习者,并且仍在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迅速增长。换言之,在100个中国人中,就有20个在
学习英语,其余80人中还有两个正在准备着手
学习英语。
难怪有人惊呼:中国进入英语时代!3.浪潮背后的巨大市场
伴随庞大的人口基数而来的是同样巨大的商机。
在中国的
外语培训教育机构,目前登记在册的就已超过3000家。而据2001年《上海新民周刊》估计,全国
英语教育产业一年的产值达到惊人的上百亿元(逾12亿美元)。而现在经过了5年发展,这个产值也自然随着英语身价的上升而水涨船高了。
当然,
英语学习装备也没有停滞不前。从前必备的随身听、复读机已被集查、听、写一体的电子产品取代了。专家预测,现在中国市场
英语学习电子产品(ELP)的市场潜力不低于100亿元。某知名ELP厂商2005年光在央视的广告投入就达4500多万元,计划达到的宏伟目标是一年销量18个亿。
由此不难看出教育市场的广阔前景。
那么事实上,市场是否和商家预测的那般乐观呢?
怀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访了几名大学生。
兰州大学物理系大二学生王佳每年花在
英语学习资料上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她指着桌子上高高的一堆英语辅导书对笔者说:"除了订阅期刊,还要经常去书店'淘'。最贵的是
听力材料,比如这本,带两盒磁带,24元。双休日我还要到GRE辅导班上课,每月学费都要三四百元。"
非
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然如此,专业
学英语的则更不敢怠慢。
一名南京大
学英语系刚刚通过专业八级的同学称:"累计起来大约花了两三万元吧。仅书架上的参考书就至少值2万元,如果算上各种辅导班的花费,3万应该是个比较接近的数字。"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一个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坚持
学习英语,即使每年平均花费于此的钱不超过500元,但是持续10年,累计起来,这个数目也足以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对一个学生来说,仅仅在经历高考之前,就已经有12年的
英语学习在等着他呢。
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说:"英国以拥有一个产值13亿英磅的
英语教育产业而自豪。"而根据2006年7月的统计结果,英国现在有大约6060万人口。
比较起来,每年100亿元人民币产值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
英语教育产业来说,实在只能算是刚刚起步。难怪那么多的国外
英语教育机构纷纷进驻中国,圈占市场。
国际
英语培训的权威机构美国大学理事会主任狄亚尼博士的一句话说明了一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并且是最具潜力的
英语教育市场。"
话说英语"冷"
1.热潮背后的尴尬
在铺天盖地的英语热潮下,到处可见实际能力低下的窘境:
六级考试拿到500多分,却连简单的接电话都难以用英语准确地表达;GRE高分考生,无法正确书写英文论文;
英语专业的学生面对外宾的询问,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学英语热潮背后,是让人忧虑的尴尬。
在清华大学做了近30年一线英文教师的孙复初曾在媒体上呼吁:取消四六级考试。因为他觉得:"学生们
四六级考试倒是过关了,可是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错误百出!"
他回忆说:"让人心寒的是,学生明确讲,
四六级考试培养的就是应试能力。"
不仅国内教师在大声疾呼,在中国任教的一些外教也感受到了这份尴尬。
在中国高校从事
英语教学工作已经五年的Tom谈起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时,一脸的遗憾:"他们很多时候能够听懂我的意思,但是当我希望学生们也用英语表达时,他们却常常笑着互相推脱,这让我很难理解。有时,我安排下去一篇文章,交上来的作业却几乎是一个样子的。"他耸耸肩,"我真的很好奇,他们的中
学英语老师是不是一个人?"
当代大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早已为整个社会所诟病。教育专家、社会工作者不断地呼吁:要重视能力培养,改革英语死板的标准化考试。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程晓堂说:"从事多年
英语教学,我一直希望能改变这种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
英语教育现状。学习一门语言,却不会说,不敢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那学了还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学生毕业了能干什么呢?"
2.毕业前景供过于求,千军万马上独木桥
一位大四
英语专业男生曾在言谈中吐露:"除了考研,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而现在即使已经通过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他,在谈到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时,也只能边摇头边叹气,"走一步看一步算了!"
考研成功的毕竟只是少数。在采访中,我们更多听到的是下面这样的牢骚:
"为什么要把英语开成必修课?大家都会英语了,还要我们
学英语的干什么?"
"我们英语是不错,可是很多职位除了要求英语外,还限定专业知识,这实在太过分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本科专业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英语专业2004年的毕业人数为53466人,而来自人事部人才市场的一项2005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分析数据显示,外语类人才总需求人数仅23269人,显然,随着扩招的继续,就业将越来越成为大量
英语专业毕业生头疼的难题。
吉林师范大
学英语专业的李洪现在经营着一家网吧,回忆起一年前刚走出校门时四处投简历的窘境,他感慨万千:"刚开始想找个私企干干,可一问,人家不要只会英语的。有的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有的要经济学学位,总之,只拿着专八(专业八级)的证是进不去的。后来也想过考个翻译证,可大四了,学也学不进去了,何况当
翻译文学功底很重要,这是我的弱项。今年5月份,等不下去了,就开了这个网吧,总算不用闲待着......"
英语"热"和"冷"的背后
1.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更多非
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挤压下,更加"雪上加霜"
兰州大
学英语专业的张博今年夏天就要毕业了。已经跑过几个招聘会,投过几十份简历的他,在谈起就业形势时,无奈地说:"真正写着'招
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招聘启事太少了。一般的招聘单位只是泛泛要求一下
英语水平,比如口语六级,
六级成绩过500分什么的,所以几个月下来,感觉自己的专业优势一点也不突出。"他一脸的失望,"人家要的是专门对口,
英语水平不过只是一个区分的尺度罢了。"
2.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英语专业学生路在何方
在谈到如何应对众多非
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冲击时,一名来自浙江大
学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坦然承认这种窘态:"现在很多
英语专业学生学得很不过关,而非
英语专业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却在不断提高,这样在就业时,他们将占更大的优势。"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招聘一位项目销售员也要求"熟练掌握英、中文,优秀的电话沟通与谈判技巧,出色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及因特网技术"......
只靠一门语言就能轻松就业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更何况在基本
英语水平上,
专业英语毕业生与非专业毕业生的差距正在逐步减小,在听说读写方面,一些优秀的非
英语专业学生甚至已经超过了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
英语专业的学生要么学透,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层次,像专门的某一类翻译;要么就应该考虑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有余力时选修一两门其他专业了。"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教授对此看法却不一样:"我不赞成
英语专业的学生再去学经济、法律等其他学科,因为事实上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学好
英语专业又学好其他专业是不现实的。如果一定要这么做,只怕最后会得不偿失。"
他补充说:"
学英语最重要还是要把语言基础打牢,只有真正把英语学好、学精,才能谈得上就业甚至将来的发展。先练好基本功,才能在此基础上掌握实际运用的能力。"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工具。"他严肃地对笔者说。
关键字:
考试动态生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