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于11月18日落下帷幕,最终的冠亚季军也各有归属,尽管江苏选手并未夺冠,但在面对央视镜头的他们,其举手投足间表现出的"江苏风采",依然赢得阵阵掌声。尤其是来自南京的王静,以字正腔圆的英语表达,获得此次大赛的最佳发音奖。
由于北京奥运的临近,如何提高我国全民外语素质,已成为各地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这一背景使得本次大赛尤其受人关注。作为一场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外语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英语演讲大赛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大赛语言竞技本身,而大赛的总资助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也将大赛看作自身教育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对于人们关心的话题,记者走访了参赛选手、大赛策划者等相关人士,倾听他们对于大赛以及相关的英语教育话题的真知灼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言行,能为江苏教育界的英语教学甚至教改工作带来别样的经验。
缩影:
江苏师生的"收获新样本"
"参加这次比赛也是因为对英语的热爱。CCTV CUP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英语赛事之一,我希望在比赛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且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英语牛人。演讲比赛到最后比拼的不仅仅是英语实力,更是思维的碰撞。"这是获得本次大赛二等奖的吴玥同学亲身真实感受。其实,与吴玥同学一样在大赛中收获颇丰的同学还有许许多多。南京师范大学学生郑方源今年参加了第14届亚洲大专辩论赛,而得到这次唇枪舌剑的机会完全是因为郑方源在去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出色表现,作为江苏赛区的佼佼者的他有幸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亚洲大专辩论赛。郑方源认为,本次比赛使自己爱上了辩论的艺术。在辩论中不断打破思维的局限并使个人的思想成熟起来。作为中国的大学生,多参加辩论或小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死啃书本死背单词虽然能给我们带来高分,但比起记忆力,思想显然更重要。大赛的珍贵回忆将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笔财富。
"我有幸参加了外研社举行的教师培训,因此有机会聆听国内、国际知名专家的讲座,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懂得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聆听的同时我也思考平时教学中常常忽略的小问题,仔细探究每一种教学行为。当我在专家的报告中找到课堂问题的症结所在时会觉得豁然开朗,有时则是感觉到在专家的报告中验证了自己某一种做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仿佛一语点醒梦中人。"这是南京一高校英语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笔记中写下的参加外研社培训时的感悟语句。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外研社还积极投身全民外语教育。1999年外研社首开先河组织社会培训活动,对儿童英语教师、中小学英语教师以及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大面积、广范围的培训研讨活动,连续五年培训大学英语教师近7万人次,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20余万人次,赢得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好评和赞誉。外研社还从1996年开始每年投资100万元举办"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从2002年开始每年投资300万元举办"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有1000多所大学的近1000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活动。2001年、2004年和2007年,外研社每次投资近300万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通过上述活动,外研社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民英语教育进程。对话:
古道热肠的"教育服务商"
"外研社不仅仅是一个出版企业,还是一个热心社会事业的教育服务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任社长于春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到了外研社今后发展的全新理念。
记者:于社长,我知道外研社全资赞助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已经6年了,仅这一项就投入了2000万元,此外,还在教师培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什么原因让外研社这一个出版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如此热心呢?
于春迟:从《许国璋英语》、《新概念英语》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英语经典教材,到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可以说外研社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举办各种英语大赛还是免费进行教师培训都是外研社的社会责任的体现。事实证明,外研社多年来倾心倾力投入的种种公益活动与赛事,对推动中国英语教学改革、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营造全民学英语的氛围产生了巨大影响。
记者:英语演讲比赛已经举办了6届,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于春迟:我们知道,随着全球化的要求,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的基本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等方式去实现,而大赛作为契入点,可以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记者:我们发现,大赛的获奖者有很多都不是英语专业出身,这一现象近几届越来越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
于春迟:参赛获奖者从英语专业学生扩展到非英语专业学生这本身说明了大赛看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包括逻辑思维、临场应变能力等等。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能在语言上有优势,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广博的知识面也是他们的长处。在全国半决赛和总决赛的赛场上,已经很难分辨出哪些选手是英语专业、哪些不是。
学生们已经有意识地提高自己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中国教育正向关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单一专业学习发展,全面、复合型的人才正是当前中国需要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CCTV杯"响应和反映了这一需求。
记者:我们知道江苏是教育大省,外研社面对这样的出版市场,有没有针对性的工作?
于春迟:外研社的工作理念就是一切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出版商的角色,更多时候是做一个教育服务商。近几年来,我们针对江苏高校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需求,专门开发了利用校园广播的英语听力教材,此外还专门编写了江苏高职学生英语教材,这些教材现在不仅是江苏用,也推广到了全国其它省份。
记者:于社长,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对于很多参赛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人身经历,那么他们从大赛中可以直接受益吗?
于春迟:受益不受益我不好妄加评判,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大赛获奖者在就业时比别人增加了砝码。据我所知,前几届的大赛获奖者刚刚比赛完,就被外交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单位"预定",更多的参赛选手得到了大企业的实习锻炼的机会。这可说是我们"无心插柳"造成的。
解读:
告别磕巴的"教改金点子"
对于类似于"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这样的全国英语大赛的举办意义,江苏英语高教界有着清晰的认识。江苏英语高教研究会会长、东南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李宵翔表示,目前全国大部分小学已经开设了英语课,有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小学一年级就设英语课了。从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算起来要用16年的时间学习英语。寒窗苦读十几载,不少学生虽然英语笔试分数很高,但真正与人交流起来就磕巴。听说能力是需要学习者自我锻炼并实践的,英语演讲大赛就重在引导学生实践。目前,国内高校面临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新变革,教育部提出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教学要求。英语演讲无疑是推动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颇为实用有效的方法。江苏学生参加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外语热情,更主要是为学生指明了学习英语的方向,那就是去积极融入到英语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
据了解,为了准备参赛,包括江苏省的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演讲协会、学会;同时,通过这个赛事,也促使很多高校了解了英语演讲的重要性,进而开设英语演讲课程。这些都为学生演讲能力提高埋下了"伏笔"。为帮助高校师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英语演讲,掌握演讲技能,外研社还制作了演讲大赛实况录像光盘,策划和出版了有助于提高英语演讲水平的《实用演讲技巧》、《演讲的艺术》、《英语演讲选评100篇》等图书;并围绕演讲课程的讲授,邀请世界闻名的演讲专家对中国英语老师进行专题师资培训。有关教育人士指出,演讲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界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演讲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就业面试中挥洒自如,不至于出现满腹才学临阵怯场的遗憾。相信随着英语大赛举办经验的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金点子"可以用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让更多的学生对学好英语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