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兔英语

为什么有的人能学好英语而看似少数的人能够学好呢?要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看我们还应该想想自己的英语学习在哪个方面还有所欠缺,尽管多数人会想都不想的说,"我就是口语不行,其他的都还可以"。

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课堂里我经常说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几方面的学习难度是逐步递增的,即听力最简单、口语次之、写作和翻译其实是最难的,而阅读比写、译略微简单但比听说要难的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说写作和翻译。汉语作为母语的我们,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的写作水平仅仅停留在最基本应用的水平,说的难听点很多大学生就连一封像样的电子邮件都不会写,更何况工作简历呢?应用类的东西写不好遑论况文学类。当然写作水平不高也很大程度受到阅读能力及阅读量的影响,所以并不是说多写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比方说乾隆,这位皇帝是传世诗作最多的所谓诗人,但他的诗歌创作能力简直是有口皆呸的。从这点上看写作的难度不言而喻。而翻译不仅要求高超的外语水平还要求更高超的母语即汉语造诣,所以翻译的难度就毋庸讳言了。

再看听力。之所以说听力最简单是因为首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很多的时候是不需要语言进行的(几年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行为表现给人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其次如果有一段英文听不明白原因有很多很多,比如1、有生词或生词太多或看似没有生词但所用词汇的含义没有完全弄懂,2、没有生词但短语的表达法没见过,3、不能熟练应用弱读和连读,4、没有相关背景知识,即使是中文也听不懂,5、带你没听过的口音(其实英美音也是口音,而我们从听力材料里听到的多数都属于generalized的口音,你几乎不可能在电影里听到类似的口音。另外如果是母语非英语的口音其听力难度就更大,比如被很多IT界人士广为诟病的印度英语),6、错误的发音习惯,7、反应速度太慢。综上你会发现之所以你会遇到听不懂英文的情况只有最后一种原因是你的听力问题,而反应速度只要多听多练自然就会解决。

至于口语,还是那句话人与人的交流并不全都是靠语言解决的而且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很多的时候语言是多么的局限(多看看禅宗的故事就会有这种感觉)。只要不影响沟通任何形式的非语言交流都能够达到表达自我的目的,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是靠语言交流很多的时候只要使用简单的几个实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某些副词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比如我经常在课堂上提起的电影《大腕》的一个桥段,"优优"只用了简单的几个实词就将一个比较深奥的喜丧的概念解释的清清楚楚:chinese seventy years 以上的 older people die, good finish. everybody drink, cheers,就是葬礼很happy。说道这里有人会说葛优的口语仅仅达到了最基本的表达,距离我心中口若悬河的标准相差太远,但我个人认为只有在经历了这样的初级阶段之后才能向更高的目标进发,更何况由于脸面、没有机会、没有环境等等不是问题的问题将更多的人远远的隔离在即使是初级阶段的门外。

很多的时候我自己回想起当年在大学里学习英语的情形,可经过仔细的思考后发现我个人走过的路根本不适合大多数的新东方学员。原因似乎只有一个,因为我当年是外语系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很多的同事当年在大学里并不是英语专业而英文却不必外语系来的差?原因似乎也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当年曾经凭借所谓顽强的毅力刻苦努力挨过。但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他们可以而我们不可以?难道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毅力吗?

一般情况下即使是一个失败者也有过某种程度上成功的经历,当然有些成功要比掌握一门外语容易,但如果是一些多数人没有而你却有的能力呢?比如说你的擅长。如果有的话现在回想一下这种擅长你是如何学习并得到的呢?我大学时练习滑板的经历可能多少有点启发。对我来讲滑滑板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吸引别人尤其是女同学的眼光,但问题是玩儿滑板需要反复的练习而这需要不小的毅力,同时随时可能带来的皮肉之苦又很容易让我放弃。是to be还是not to be呢?实际上当时的我连想都没想就去开始和那块小木板较劲了,因为我幻想那些注视我的眼神和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在后来的练习中我经常碰到要放弃的情况,比如天气不好、伤痛需要休息、技术动作反复失败等等,其中技术动作的高失败率最为致命,但我竟然奇迹般的都挺了过来。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每一阶段都只给自己定一个不太难的目标和及时的自我激励(有时是安慰)有关,尤其是经过了大量的失败之后的成功给我带来的喜悦简直是无与伦比,当然练习口语是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失败率的(有时这种失败率高达50比1,甚至更高)。

现在你知道该如何做了吧,最后还要引用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再次提醒你注意看最后一句。
关键字:经验技巧
生词表:


文章标签: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