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
英语学习进行过多年深入的研究。独立开发的飞跃
英语系列软件,深受广大用户欢迎。现将多年的研究心得,以八问八答的形式写出,希望能对广大
英语学习者有一定指导作用。
1.学了十几年英语,到头来还是
哑巴英语,是传统的
英语学习法有问题吗?
2.一定要彻底抛弃
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吗?
3. 发音标准真的很重要吗?
4.要想熟练运用
英语口语交流,到底什么最关键?
5. 真的可以不学语法,不背单词,开口就说吗?
6.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阅读为主还是听说为主?
7.到底怎样
学英语?
8.信息时代又怎样
学英语?
1.学了十几年英语,到头来还是
哑巴英语,是传统的
英语学习法有问题吗?
不完全是。对于象我这样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
学英语就是从字母A,B,C,背单词,学语法开始,以精读课文和做习题为主要手段来进行的,对于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则严重不足。其实没有任何传统的学院派
英语教师会认为听力和口语并不重要,不需要多练的,只是由于当时咱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师资,设备都不足,所以难以在中小学普及听力
口语教学。在
高考英语中也不能设置口语听力考试,因为这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太不公平。不考口语听力,靠什么来拉开成绩差距,以达到选拔学生的目的呢?只能靠出一些不太实用的难题,偏题甚至怪题了。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缺,
应试教育在所难免,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做习题,死抠一些并无太大用处的细节,学成一身应试英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到了大学,还是由于师资有限,
口语教学不能充分开展,根本没有多少说英语的机会。学了十几年英语,到头来还是
哑巴英语就是因为说得不够多,听得不够多,甚至读得也不够多,而不是传统的重视语法基础知识和词汇,强调阅读能力的
英语学习方法有问题。
可喜的是现在的情况大为改善。高考以及某些省份的中考都有了
听力考试,而在许多较发达城市,小学就聘能请外教进行
英语口语教学了。
2.一定要彻底抛弃
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吗?
彻底抛弃Chinglish, 说一口标准的
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当然是所有
英语学习者的理想。其实,所谓的
Chinglish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用中文的语法和用词去生硬地套英语,比如想表达"天很热"时说"The day is very hot。";另一情况是指口音问题,即虽然说得没错,可是一听上去就知道是中国人在说英语。我们学英语,第一种情况当然绝对要避免(这通过系统学习语法和词汇,要做到并不是很困难),否则让人听不懂或觉得可笑。要克服第二个问题,需要付出的时间太多,决非在中国生活的非
英语专业人士所能承受。想想看,许多南方人从十多岁开始,在北京呆了几十年,天天说普通话,听普通话,可还是说不准普通话! 中国人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想要说一口地道的
美式英语,谈何容易!就算是中央电视台的英语播音员,您还是能听出是中国人在说英语。有的英语教学专家通过多年疯狂地
学习英语(所耗时间恐怕读一个大学英语专业都不止),再加上个人的天赋,练得一口纯正的美式口语,就抛出某
英语学习法号召大家拼命练习肌肉去追求标准发音,实际上大多数人却根本无法负担像他那样的投入,自然也就学成者寥寥。其实,只要能做到语法正确,用词恰当,也就是能正确表达,发音不地道(注意,是不地道,不是错误)根本就不妨碍交流。例如,新加坡和印度都是以英语为第一官方语言的国家,几乎人人会说英语。可新加坡人的英语也带有明显的口音――他们自称为"Singlish";印度人的英语在咱们听来更难听,舌头直打嘟噜。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和英美人交流是毫无障碍的――就因为他们的
英语口语从语法上和用词上都没有问题。他们也从来不需要去追求什么"纯正的美式口语"。当然,说一口发音纯正的
美国口语会让人觉得你很牛,可是要考虑考虑你得付出得代价,况且还不是一定能成功。
总之,对于语法和用词,我们一定要注意,至于口音,如果您舍不得下大力气改进,不妨接着说咱们的
Chinglish。
3.发音标准真的很重要吗?
这个问题其实上面已经谈过一些。在这里我想补充的是,读对每个单词的发音,的确是重要的。如果你把一个单词说成另一个单词,或把某个单词发错了一个音节,固然有时对方能从上下文推断你想说什么,但是也会经常造成误解或让人觉得不知所云。
单词发音的错误往往比语法结构的错误更令人费解。而发音的另一方面――句子的语调,则不是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一个句子,即使每个单词都读得准,整个句子听起来也会觉得味道不对,是Chinglish。这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语调以及连读习惯等。但这没有关系,因为这样得句子老外是能够听懂的。老外听英语的"容错"能力其实很强,就像许多广东人说的普通话虽然很不准,北京人一样能轻松听懂,因为语法和用词正确是正确的。
总之,单词的发音很重要。对于口语常用的5000单词,我们应该一个一个读准其发音。
4.要想熟练运用
英语口语交流,到底什么最关键?
当然是词汇(包括词组和短语)最关键。用英语口语交流,一方面是要能听懂对方说的,另一方面是自己说的对方要能听懂。在这两个方面,词汇都是基础。
先说听力。在练习听力的时候常有这种感觉:一个单词没听说过或虽知道但一时反应不过来,就会导致整个句子听不懂。几个关键句子听不懂,那么整篇文章说什么就搞不明白。所以,词汇量不足的话,听力就一定不行。而且对词汇的敏感程度和反应速度,也直接影响您的听力水平。扎扎实实地背一段时间单词您就会惊喜地发现,您的听力竟然没怎么训练就在无形中提高了一大截。
再说口语。中国人说英语的最大障碍,并不是发音,而是不会表达――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说,不知道用什么词,怎么用词。比如,想说"我喜欢吃辣椒",可是"辣椒"的
英文单词是什么?不知道。那就说"我喜欢吃一种辣的蔬菜吧。"可是"辣"怎么说?还是不知道,这就没法办了。词汇量的匮乏,是
英语口语达到与人交流水平的最大障碍。真正与人交流的口语,绝不是购物,机场,邮局,问路这些生活常用语。这些生活常用语就算练得再熟,发音再准,也没法和老外谈工作,或是聊天。要想和老外谈工作或是侃大山,
必须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以及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词汇。所以,
词汇量也是口语的基础。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词汇,不仅指单词,还包括词组,短语。词组和短语在口语中十分重要。有时我们能听出整个句子的每个单词,但还是不明白句子的意思,就是因为不认得句子中出现的短语。口语中的许多意思表达,都是用短语来完成的,如果用同样意思的单词来说,则显得非常生硬。
5.真的可以不学语法,不背单词,开口就说吗?
当然不行。现在有的
英语学习方法号召大家抛弃语法学习,而是直接从
背句子开始,其理由无非是"幼儿学说话从来不需要管语法,不照样学得会吗?"。其实,就是因为幼儿智力有限,学说话不能从语法开始,所以幼儿学语言学得很慢。对,是很慢,这里有智力的因素,也有学习方法太笨的原因。幼儿从呀呀学语开始大约是1岁,到4岁左右才能像样地说些结构简单的句子,需要约3年的时间,而且还不会读,不会写。而在这3年里,他们每天大约有8-10个小时在学说话――只要有人和他说话,他就是处在学习状态。如果成年人有幼儿的学习条件,即假设一个成年人在呆美国,时刻有个
英语教师陪着,听不懂或不会说的时候马上教他,说错了则马上纠正,那么只需四个月他就能达到4岁小孩的语言水平了。幼儿不学语法,语言规则只能靠自己摸索总结,靠在不断被纠正的过程中学到,所以效率很低。比如,宝宝说"不妈妈上班",妈妈告诉他应该说"妈妈不要上班",他记住了,可是过一会又会说"不宝宝吃饭","不爸爸睡觉"等,需要多次纠正后才能隐隐感觉到"不"字不能放在开头――这就是因为不懂语法。语法是语言规律的总结,掌握了就能举一反三,少绕弯路,这本是十分浅显的道理。那种不学语法,光背句子的方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将成人的智力视为与幼儿等同的笨办法。在上小学前,我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话,可是只能表达简单的要求和感觉,很多东西还是不会说。此后,我们还需要5-6年小学语文,6年中学语文的系统学习,才能谈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准确地表达各种感受,说明前因后果,事物联系,讲清楚一件复杂的事情。可见,连学习母语都是一个十分全面,漫长的过程,那么
学习英语当然决非背背句子那么简单。而且,不要忽视阅读对口语的作用。我们知道,书读得越多的人,说话就越有条理,词语就越精彩,上过大学的人和没上过大学的人说话,往往有明显的区别。书读得越多,词汇量就越大,学到得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就越丰富,所以语言能力就越强。只背句子,不学语法,不背单词, 不阅读,这样学英语,最多只能达到国外5岁小孩的语言水平,用于日常生活可以,工作和交流则不行。这种
学习法之所以目前能有市场,只不过因为它反传统,迎合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但终究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6.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阅读为主还是听说为主?
传统的学院派往往认为
英语学习应以阅读为主,理由是毕竟听说英语的机会不是很多;而目前流行的各种商业化
英语学习方法均强调以听说为主,认为
哑巴英语用处不大。而我以为,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答案。改革开放以前,普通人即使会说一些英语,也无用武之地。那时,
英语学习的目的只能是以阅读为主――为了读懂英文的科技资料,产品说明书等。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对外商业、文化交流明显增多,如果能说一口较好的英语,是不愁派不上用场的。并且英语说得越好,说英语的机会就越多,这反过来又促进
英语水平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用处,较改革开放前并无明显增加。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中期,将听说作为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对个人的前途会很有帮助。而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情况又有所不同了。网上的信息90%以上都是英文,英文的阅读能力已经不仅仅是科研人员查查资料这点用处,普通人完全可以运用这种能力获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中文世界里没有的信息――不论是新闻,科技,商业还是娱乐。这时,英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开阔眼界,及时获取信息、把握机会,甚至增添生活乐趣的手段,它可以每天都有用。更何况,通过大量的英文阅读,也能自然而然地
提高听力、口语和写作水平――这好比"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我认为今天,在英语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如果阅读能力达到流畅实用的程度,每天都愉快地上英文网站逛逛,那么听力、口语和写作,只需稍加训练就能水到渠成。学了十几年英语还是
哑巴英语,那不仅因为听说得少,还因为读得少!想想看你完整读过几本英文著作,看过几张英文报纸吧! 书读得多的人,才能舌绽莲花,下笔有神,这个适用于汉语的规律,当然也适用于英语。
7.到底怎样
学英语?
没有什么速成的捷径。扎扎实实从
背单词,学语法开始,多背,多听,多读,多说。
背单词不但要认得,还要听磁带或细看音标,读准其发音。许多生活中非常常用的单词,比如"肺炎","肝脏","辣椒"等,并没有被收入到大
学英语四级词汇表或类似的中级程度的词汇表中,也要注意收集和记忆,否则说英语时很容易一张嘴就卡壳。此外,一定要熟记口语中常用的400~500个短语和词组。在基本语法已经掌握,
词汇量达到4000以上时,可以开始背句子,以及经典的背诵文章,籍此将各种典型表达方法熟记于心,用时才能不加思索涌到舌尖。记住,
背句子非常重要和有效,当然这得是建立在相当的语法知识和
词汇量基础之上的。
听力方面,选用一套教材,如Step by Step,按部就班地学习。教材外的
听力材料,以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简称CRI ) 的英文广播开始为好,CRI也有类似于VOA的慢速英语,它在许多城市是调频广播,没有噪音,学习效果远胜充满杂音甚至飘忽不定的VOA短波。而且,CRI的节目,关于中国的内容远较VOA为多,涉及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有的就是你身边的事,这对于上
英语角聊天,或有机会时向老外谈谈中国,都很有用。我在上研究生期间,每天晚上边写程序边听CRI的双语音乐节目Enjoy FM和整点常速新闻,一个月后,对VOA 的常速新闻,由原来的能听懂40%,提高到能听懂80%。所以,如果你从Special English跳到VOA常速新闻后,发现而进展十分困难,不妨试试CRI的常速新闻广播,它是中国人播音的,难度介于Special English和VOA常速新闻之间,听一段时间,待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攻VOA常速新闻,就能事半功倍。
要多看英文VCD或DVD。如果30%以上听不懂,就应该将中文字幕打开,对照着听。开始是几乎一点不懂,后来慢慢看着字幕能听出对白是怎么说的,最后不要字幕也能基本看懂电影。不要追求90%的对话都能听出来,那是非常困难的,
英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大部分都做不到。
多听对于口语的提高也很有帮助。因为人学说话,其实就是从别人嘴里学来的,这就是地方口音代代相传,聋子往往是哑巴的原因。如果每天都听一个小时英语,哪怕一句英语都不说,时隔半年之后,一张嘴就会发现发音在不知不觉中竟然有了很大进步。这是我的亲身感受。我第一次去人民大学的
英语角,明显感觉辞不达义,嘴巴干涩,舌头僵硬。回来听了半年CRI及VOA广播后第二次去,竟然好几个人夸我发音不错,自己也感觉舌头灵活得多,该卷舌的时候能卷舌,该升调就升调,该鼻音就鼻音了。可实际上这半年间我一句英语没说过!
学习英语口语,在中国最缺的就是说英语的环境。所以,要经常去英语角。一定要放开胆子大声说!没有什么可丢脸的。尽量找说得比自己好的人聊,碰到水平相同或更差的,再怎么聊也进步不了,赶快找个借口结束谈话,以免互相学习对方的错误。去英语角,不能没有准备随便去,应该和日常的学习结合起来。即如果每星期去一次
英语角,那么去之前,要总结一下,这星期新学了那些句子,那些词汇,哪些短语,尽量在交谈时用上这些新学的内容。
要营造英语的环境,让生活中天天有英语。哪怕每天听听
英文歌曲也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学习效果,巩固对英语的感觉。开车上下班的朋友好办,塞盘英语磁带反复听(不能太认真,以免出车祸),或者象我一样,收音机从来不关,而且锁定在CRI频道,打着火就开始听,一直听到下车。坐公车的朋友也可以买个袖珍收音机,等车坐车都听听广播,虽然干扰多些。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朋友不能这么干,太不安全。
在休闲的时间多看英文电影,当然也是寓教于乐,营造英语环境的好办法。看的时候要心情放松,能听懂多少算多少,只要能保持英语对大脑的刺激就行了。
关键字:
学习解惑生词表: